博亚体育9月23日晚,在杭州亚运会的开幕式上,巨大的“数字人”火炬手踏着钱塘潮涌而来,与真人运动员火炬手共同点燃了主火炬塔,整个场面十分震撼。
虽然这位“数字人”在钱塘江上奔跑的画面只能通过电视转播看到,但当数字人进入到体育场后,现场的观众也能通过一块超大屏幕真切地看到“数字人”火炬手奔跑以及点燃圣火的画面。
据了解,这位“数字人”火炬手主要利用了数字建模、增强现实、动作捕捉这三大技术,其中最难的是火炬手站立点火这部分,需要使用全息影像投影在空中并且保持实时动态。
在亚运会倒计时100天时,伴随着亚运火种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大莫角山成功采集,首个全亚洲共同参与的线上火炬传递活动“薪火相传”也同步启动。
在过去的3个月里,共有来自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网民,通过“亚运一站通”小程序成为亚运数字火炬手博亚体育,参与线上火炬传递,累计参与数量达到上亿人次。其中,年龄最大的参与者是98岁,年龄最小的12岁。
这也是亚运历史上第一次实现数实联合点燃火炬,象征着上亿名数字火炬手的一颗颗粒子汇聚在钱塘江上,并最终组成了巨大的“数字人”形象。
在这个令人震撼的效果背后,是数字人、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多领域技术的融合使用。
在开幕式点火仪式后,每一位数字人火炬手都可以收到一张数字点火专属证书,绘有每位数字人火炬手独一无二的形象。据悉,为了让数字人火炬手们有真实参与感,技术人员利用AI等技术进行了上万次的动作捕捉、绘制了几十万张设计图稿,还开发了58个捏脸控制器,AI根据人脸识别画出数字人火炬手的面孔之后,可对脸型、头发、鼻子、嘴巴、眉毛等进行调整,实现自由换装,使得亚运数字人火炬手的形象可达到两万亿种,可满足全球数字人火炬手都能“独一无二”,实现亿级用户“一人一面”的数字化形象。此外,这张证书通过分布式技术存储在区块链上,能将这次难忘的记忆永远珍藏。
在点火环节,当现场观众用手机扫描舞台,就能看到属于自己的数字人火炬手,缓缓跑向主火炬塔,与全球上亿人一起点燃亚运圣火。
不得不说,亚运会的确带来了新的数字人玩法,但在40年前,“数字人”还是需要用线年,由英国人George Stone创作的“数字人”——Max Headroom,拥有人类的外貌和表情动作,曾参与电影和广告拍摄,成为英国几乎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其虚拟形象却是由真人演员化妆和手绘实现。
随后,传统手绘逐渐被CG、动作捕捉等技术取代,在这一时期,首个现象级的3D虚拟偶像“初音未来”也同步诞生。起初,初音未来本身只是一款歌曲合成软件,当时Crypton Future Media公司以雅马哈的Vocaloid系列语音合成程序为基础,开发了音源库,并以此制作、发售了“初音未来”角色的主场系列。后来,在2012年出道的虚拟歌手“洛天依”,也同样是以雅马哈公司的Vocaloid3语音合成引擎为基础,制作而成的虚拟偶像。
但是,不论是“初音未来”还是“洛天依”等当时出现的各类虚拟偶像,距离当今市面上的各种数字人都还很远,因为
CG、动作捕捉等技术的加持,但依然无法实现对于用户来说最具吸引力的功能——交互,数字人在新闻播报、特色短剧、直播带货等典型应用场景中,更多的还是单向的输出,用户大多只能被动接收数字人带来的内容,并没有做到与用户的双向交互,也就是说,很多数字人并没有被赋予“人格”。
大模型从底层给数字人带来了这种能力。Midjourney和GPT-4等产品及模型的出现,表明了在文本、图像和音视频等不同形式的模态之间架起桥梁的可能性。虽然目前的大模型仍然大多基于文本,但多模态大模型才是建立更准确世界表征的关键所在,也会让数字人行业受益更多。
早在10年前,深度学习算法就产生了重大突破,为数字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使得数字人的制作过程得以简化,并朝着智能化、精细化、多样化的方向演进。
语音合成技术、深度学习、类脑科学、生物科学等各类先进技术的融合。此外,在硬件方面,如显示设备以及承载算力的计算设备、动作捕捉所用的各类光学器件以及动作传感器等,也都经历了持续的迭代升级。更令人期待的是,苹果将在明年正式发售的Vision Pro,将会在虚拟空间里提供和数字人交互带来的沉浸感、参与感和互动感,这是仅仅对着手机或电脑等传统终端的屏幕所永远无法感受到的体验,相信也会为数字人带来一个全新的场景和生态。
从技术创新到产业融合、从行业应用到商业落地,数字人产业所蕴含的发展前景令从业者奋力向往。
,根据亿欧数据统计,2021年我国虚拟数字人相关企业投融资金额约为19.71亿元,而在2015年,这一统计数字仅为0.33亿元,6年间CAGR达到97.71 %。参与机构更是包括红杉资本、IDG 资本、顺为资本、峰瑞资本等知名的投资机构, 字节跳动、小米、网易等互联网大厂也频频出手,数字人产业的未来发展势头非常乐观。去年更是被称为“虚拟偶像元年”,截至当年9月,我国虚拟数字人赛道投融资金额就已超过2021年,达到24.9亿元。在巅峰时期,每月有多达4000位虚拟偶像上班打卡活跃在网络上,
。以天娱数科推出的数字人天妤为例,其以收集壁画碎片为故事线索的系列短剧《千壁寻踪》,在上线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视频播放量超4亿,抖音点赞量近3000w,相关线亿,天妤也由此受到了全网超550万粉丝的喜爱。
,本月18日,工信部科技司就《工业和信息化部元宇宙标准化工作组筹建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在《征求意见稿》中,就提到“开展工业元宇宙、城市元宇宙、虚拟数字人等应用标准研究,指导行业协会、标准化专业机构和技术组织,面向元宇宙产业的生产方、使用方开展标准宣贯,引导企业在研发、生产、管理等环节对标达标,提升标准应用的有效性。”当前,在技术已不再是行业重要壁垒的条件下,整个数字人产业将迈入集中成长期,应用场景逐渐拓宽,相关厂商也蜂拥而至。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虚拟偶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2年中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分别达到1866.1亿元和120.8亿元,相较2021年核心市场规模同比增长94.2%,呈现出较为强劲的增长趋势。
经过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两次科技浪潮之后,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球范围内,数字化和虚拟化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年轻人对此的接受程度已经非常高,虽然数字人行业还处于成长阶段的早期,但部分落地场景、技术可行性和商业变现方式都已经得到验证,
,在ToB领域,数字人主要应用于影视、金融、文旅、政务等领域,变现模式主要为需求方采购服务型虚拟人,以达到替代真人的效果;在ToC领域,针对传媒和游戏等领域,数字人的变现模式主要为打造IP, 通过运营手段扩大流量,再以此来变现。
,作为数字人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包括垂直虚拟人厂商、AI类厂商、互联网厂商及CG/XR厂商,为虚拟数字人的制作及开发提供技术能力。平台层汇聚的企业较多,商汤、百度、科大讯飞、元境科技、魔珐科技、相芯科技等均有提供相应数字人技术服务平台。
仔细想想,短视频的火爆离不开智能手机的算力提升和剪辑软件的发展,让普通人制作优质内容的各类成本大幅下降,才换来了整个短视频行业的爆发。
最初,要想生成一个数字人,可能需要动画师、建模师将人物形象一笔笔、一帧帧画出来,完成原画建模之后,再通过实时渲染、真人动作捕捉等技术才能够实现,整个过程耗费的时间成本及资金成本都比较高,成为数字人规模化使用的一个“拦路虎”。
但自从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起来以后,用户和开发者可以直接利用AI来完成形象建模与后续的驱动、渲染,或者最初的形象建模靠人工,后续的驱动靠AI来完成,在拟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制作流程、降低了制作成本。
比如在2021年初,Epic Games发布可生成高保真角色形象的工具Metahuman Creator,基于预先制作的高品质人脸素材库,允许用户以自动混合、手动调节的方式来快速生成虚拟人,小团队也可以借助这一工具快速生成自己的作品主角。
在科技领域,早期很多新技术试图将传统业务迁移到新领域时通常都不太成功,因为它所创造的价值不够大,但是成本却很高,数字人当然也不例外。
而一旦出现低成本、易上手的工具,所有人都可以打造自己的虚拟人,进而生产高质量的UGC内容。借用一句流行语就是,“所有直播间,都值得用数字人再做一次”。
等到那时,数字人就是真正突破了行业发展的“奇点”,线性的曲线将会被改写,转而变成一飞冲天的指数级增长。